(资料图片)
原标题:利用吃饭间隙,乡村医生为七旬老人送医上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8日讯(记者刘越)12月28日下午3时许,黄陂区李家集街道泡桐店村卫生室的梅旭东医生草草地扒两口饭,急急地拿起随诊包,骑上电动车赶往空巢老人王幺贵老人家中。
梅旭东在村卫生室为村民看诊。
74岁的王幺贵因中风瘫痪在家,前几日又不慎感染了新冠病毒,把老伴儿肖禧义急得团团转。于是,肖禧义向村卫生室打电话求助,说明了老伴出行不便的情况,希望医生上门给老伴儿治疗。
接到求助电话时,村卫生室正值就诊高峰时段,还有十几位乡亲排队等着看病。听到老人的请求后,梅旭东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但表示只能晚一点他吃饭时才能抽空过去。没想到,这一忙就忙到了下午两三点。
骑行三里路,梅旭东很快到达了王幺贵家。“我先给您测个体温和血压,您哪里不舒服跟我说……”见到两位老人后,梅旭东语气和缓。为瘫痪在床的王幺贵注射了一些抗病毒和消炎的药物后,梅旭东驻留观察了近30分钟才放心离开,匆匆赶回村卫生室继续为村民看诊。
彭艳琴每天超12小时驻守卫生室,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据了解,梅旭东和妻子彭艳琴是一对驻守在泡桐店村卫生室的“夫妻档”乡村医生,守护着辖区及附近4000余村民的健康。12月以来,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多,又逢季节性就诊高峰,村卫生室患者陡增。他们每天早上7点30分坐诊上班,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
“凌晨也总能接到村民的电话,反映自己发热、咳嗽、胸闷等各种情况的都有。”作为泡桐片区的家庭医生,梅旭东和彭艳琴的手机从不关机和静音。
“现在是村民们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缺席。”梅旭东和彭艳琴说。
5月18日,记者在郑州市区的多家商超看到,除了商超大门外,商场内部不同楼层、柜台、餐饮店等区域入口处也都张贴了场所码。消费者扫码进入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X 关闭
X 关闭